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1993年创刊,季刊,每期64页。1998年改为双月刊出版。2000年始扩版增页,改为大16开,每期88页出版,2002年每期96页出版。1993年至2002年共出版10卷48期,3000多篇论文。《临床眼科杂志》注重报道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新技术、新疗法的创立和应用。力求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帮助临床医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诊疗水平。努力提高我国眼科学学术水平,为增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本刊报导的范围:有关眼科学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著,临床经验介绍、技术改进、调查研究、病例报告、综述与讲座、学术动态以及书刊消息等。
主管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临床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842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149/R
邮发代号: 26-11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眼科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8422
- 国内刊号:34-114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是全国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1993年创刊,季刊,每期64页。1998年改为双月刊出版。2000年始扩版增页,改为大16开,每期88页出版,2002年每期96页出版。1993年至2002年共出版10卷48期,3000多篇论文。《临床眼科杂志》注重报道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新技术、新疗法的创立和应用。力求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帮助临床医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诊疗水平。努力提高我国眼科学学术水平,为增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本刊报导的范围:有关眼科学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著,临床经验介绍、技术改进、调查研究、病例报告、综述与讲座、学术动态以及书刊消息等。
1.《临床眼科杂志》文稿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求实性。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笔通顺、简明扼要。
2.论著文章不超过4000字。文前附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其后列出关键词3-5个,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飞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空2个字。另纸附英文文题,第一、二、三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及工作单位的英文名称,并附与中文摘要相一致的英文摘要,英文部分请打字。综述5000字左右;短篇报导1500字以内。各种文稿均在单位后附邮政编码。
3.《临床眼科杂志》正文与图、表内容尽量避免重复,能用文字简单表达的不用图、表。表格的格式应规范化(三横线表,即顶线、表头线、底线),另作白纸绘制,贴于文中相应部分。线条图用白纸、黑墨汁正规绘制,线条均匀且稍粗,以便缩小制版,图中文字打字贴上或用印刷体书写。照片图要求清晰度、对比度良好,尺寸大小一致,照片需说明的部位应加箭头或注字,背面注明作者姓名、图号和上下方向,图说明另附纸,简短扼要。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4.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品,不用商品名。
5.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引用国外文献中出现的非法定计量单位,首次出现时,应注明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转换关系。
6.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7.《临床眼科杂志》参考文献选用亲自阅读的近期主要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并于文内相应部位用方括号角码标注。论著以10条为限,综述视情况而定,请勿引用内部资料。
8.文稿请用400字(或300字)文格稿纸打印或正楷抄写,切忌潦草。请勿用复印件。不用繁体字,不滥用简化字,标点符号各占一格。外文字母请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
临床眼科杂志影响因子
临床眼科杂志发文量
临床眼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同视机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眼球回退影响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同视机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眼球回退的影响.方法对8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后7、30、180、540天的斜视度、融合功能、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同视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540天的比较,治疗组跟位回退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融合功能恢复率达87.50%,高于对照组的60.00......
作者:曾思明;闫玉梅;陈琦;李敏;赖云珍 刊期: 2006- 02
-
眼氢氟酸烧伤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氢氟酸对眼部烧伤的危害及其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氢氟酸致眼化学烧伤15例(25只眼)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彻底冲洗结膜囊、清除异物、球结膜下注射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早期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散瞳,全身应用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皮质类固醇及抗生素.结果Ⅰ度烧伤3只眼,Ⅱ度烧伤12只眼,Ⅲ度烧伤8只眼,Ⅳ度烧伤2只眼,共25只眼经Ca2+中和等综合治疗后视力0.8以上者9只眼(36%),0......
作者:潘冰心;楼倚天;周武英 刊期: 2006- 03
-
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在后囊破裂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处理后囊破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例(233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36只眼后囊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发生后囊破裂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在白内障后囊破裂中的手术技巧.结果36只眼出现后囊破裂(1.54%),其中27只眼运用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处理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和残余皮质,有效防止残余皮质坠入玻璃体腔.结论无灌注前段......
作者:单保生 刊期: 2017- 04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复发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复发原因并提出初步处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38例(38只眼)术前行常规眼部检查后给予手术治疗,包括硅胶垫压、冷凝、放液、环扎及玻璃体切割加气液交换.结果复发原因包括新裂孔形成、原裂孔封闭不良、裂孔漏查、视网膜下液未排净,新发生及加重的PVR.33只眼经二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结论术前详细检查玻璃体视网膜、术中确切封闭视网膜裂孔......
作者:景昕虹;濮伟;辛成明 刊期: 2005- 05
-
外斜V征的手术探讨
目的探讨外斜V征的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外斜V征患者44例,依据是否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及亢进程度,行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联合常规水平直肌手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所有患者常规矫正相应的水平斜度.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结果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适用于下斜肌功能亢进++以上的V征,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适用于无下斜肌功能亢进或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结论下斜肌功能异常是外斜V征的主要原因,应......
作者:张彬;李任达 刊期: 2012- 03
-
眼血流动力学参数对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眼血流动力学参数对颈动脉狭窄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动脉(O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t=3.299,P=0.001)、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t=2.862,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
作者:陈芬芬;郑纯;丁连娥;储海;陈永超 刊期: 2016- 01
-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5例(93眼)糖尿病患者实施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视力恢复>0.5以上者65眼(69.89%);0.3~0.5者21眼(22.58%),两者共计86眼(92.47%).术中主要并发症为虹膜色素脱落,56眼(60.22%),可能是糖尿病起因于体内糖代谢紊乱,导致微循环系统病变,而使虹膜、睫状体组织的微循环障碍......
作者:李诲 刊期: 2001- 05
-
慢性睑缘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睑缘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78例(156只眼)终诊断为慢性睑缘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早期的诊断与慢性睑缘炎的诊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误诊原因.结果78例患者中有51例误诊,包括慢性结膜炎19例(24.36%),干眼10例(12.82%),病毒性角膜炎9例(11.54%),过敏性结膜炎8例(10.26%),沙眼5例(6.41%),总误诊率为(65.38%).结论临床上慢性......
作者:李湧;陈晓凯;李莉;王娜玲 刊期: 2013- 02
-
丝裂霉素C眼科应用引起巩膜溶解临床报告
丝裂霉素C(mitomycin,MMC)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近年在眼科手术中应用抗瘢痕形成多见报道[1],我院眼科从2003年起应用于青光眼及翼状胬肉手术,减少手术后复发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003年至2008年翼状胬肉手术应用丝裂霉素C305例,青光眼手术应用MMC120例,引起巩膜溶解10例(10只眼),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兰;刘雁庭;张翠荣 刊期: 2010- 01
-
壳聚糖对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瘢痕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壳聚糖在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的抗瘢痕化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以2.5%壳聚糖液注射手术部位,手术对照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A、B组均行青光眼滤过术.术后1、2、4、12周观察眼压变化、成纤维细胞数量、滤过通道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术后3组眼压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光镜下1、2及12周滤过道处高倍视野的成纤维细胞数量有明显差异(P<0.05......
作者:李哲清;李寿玲 刊期: 2011- 02
动态资讯More >
- 1 沙眼衣原体与沙眼的研究进展
- 2 双眼缺血综合征1例
- 3 TNF-α和TSLP在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 4 脉冲Nd: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
- 5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睫状体光凝后残余青光眼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
- 6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 7 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 8 LASIK手术前后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及分析
- 9 纹眼线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
- 10 超声乳化手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手术缝合的临床观察
- 11 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
- 1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心理量表测量值变化比较
- 13 63例眼部带状疱疹临床观察与护理
- 14 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的析因分析研究
- 15 Terson综合征1例
- 16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玻璃体脱出的预防和处理
- 17 激光瞳孔塑形术临床报告
- 18 ReZoom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近期中距离视力观察
- 19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分级与部分脑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20 PTK联合PRK治疗LASEK术后病毒性角膜炎致角膜白斑1例